近日,上海市民政局公布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。记者从普陀区民政局获悉汇发网,今年普陀区的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社区长者食堂、万里街道交暨路193弄社区长者食堂和真如镇街道高陵片区社区长者食堂获评优秀。
长者食堂各具特色
这些获评“优秀”的社区长者食堂颇具亮点。它们不仅都贴心地为老年人提供早、中、晚三餐,满足老人不同时段的用餐需求,而且在智能服务方面下足功夫,有的引入智能点餐系统,老人只需轻点屏幕就能轻松选餐;有的借助智能监测技术,实时把控食堂环境卫生与食品安全。此外,食堂还力所能及地将服务半径扩展至户外工作者、外卖员等群体。
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社区长者食堂于2019年开始对外营业,提供品种丰富的早、中、晚餐。它是普陀区首个老年友好的“智慧食堂”,率先在全区长者食堂中引进“智能餐盘”“刷脸支付”等智能结算系统,多项助餐服务举措让老年就餐变得更便捷、更智慧。此外,食堂还支持线上点单、送餐到家服务,实现外卖平台优惠与食堂商家助餐补贴的叠加。
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社区长者食堂
万里街道交暨路193弄社区长者食堂配备“明厨亮灶”,实现后厨实时可视;推出自取称重模式,满足老人“量少多样化”需求,由此减少了四分之三左右的厨余垃圾。此外,食堂依托“点一点”功能,让老年人仅需通过万里街道AI智慧社区平台或“长者助餐”小程序“点一点”,就能完成餐食预订。
万里街道交暨路193弄社区长者食堂
真如镇街道高陵片区社区长者食堂引入人脸识别与智慧管理系统,改造前厅并以“线上+线下”模式全流程管理菜品、结算、后厨及供应链,既提升居民消费体验、保障食品安全,也提高运营效率,深受周边居民喜爱。
真如镇街道高陵片区社区长者食堂
“优秀”食堂不简单监测范围细节多
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一项关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民生要事,近年来备受市民关注。上海市将“新建社区长者食堂”纳入民心工程及为民办实事项目,并持续推进落实。据了解,上海已连续三年开展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工作,目的在于持续跟踪全市长者食堂的运营情况和服务水平,推动助餐服务质量不断提升,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。
交暨路193弄社区长者食堂举办的活动
据介绍,此次监测既考量了社区长者食堂作为“食堂”的基本属性,又重点考虑了服务对象“长者”的特殊需求,监测范围涵盖社区长者食堂的设置要求、就餐环境、菜品管理、供餐服务、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。
真如镇街道高陵片区社区长者食堂
就食堂属性而言,监测聚焦于从食谱制定、采购管理、原辅料管控、食品加工到餐饮具清洗消毒的每一个环节,确保食堂安全规范运营。从长者特性出发,关注餐区是否配备防滑地面、无障碍通道、适老化桌椅等适老化设施;食谱制定是否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饮食需求,如控油、盐、糖等;堂食服务是否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服务和优惠待遇等。
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社区长者食堂
三家食堂地址信息如下:
宝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